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黄杰

徐向前元帅夫人

黄杰(1909—2007)  原名黄书莲,曾化名桂青,江陵县郝穴镇人。伯父黄诚之,曾任郝穴团总。黄杰幼年丧父,与其母亲相依为命,曾受到其坚持封建传统观念的伯父的压迫欺凌。五四运动后,黄杰在学校受到新思想的熏陶,1924年,因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而与伯父冲突,出走武汉,成为旧家庭的叛逆者。

黄杰到武汉后,先后就读于武昌第一女子中学和女子师范。1926年,北伐胜利,她在邓初民先生等的鼓励下,考入黄埔军校女生队,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女生队学员,受到邓演达、恽代英、谭延闿等一批著名革命家的教诲。

1927年5月,蒋介石唆使夏斗寅叛变,军校学员开赴前线,参加西征。黄杰与战友在火线上救护伤员,并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蒋汪合流,女生队被迫解散。是年秋冬,党决定在鄂北、鄂西成立两个特委,直属中央领导。是时,黄杰与张计储、段德昌及江陵的彭之任、关序萱,松滋的黄绍豫、张波臣、沈德纯等先后回到江陵等地。黄杰在郝穴小学担任教师,于1927年末在江陵郝穴加入共青团。1928年1月,经中共党员江陵县教育科长的王典章和邓述诗介绍在江陵岑河口转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组织安排她到设在沙市的鄂西特委机关工作。  黄杰参加革命,遭到家族特别是伯父的坚决反对,使她难于在江陵开展工作。于是组织决定派黄杰到松滋工作。黄杰到松滋,成立了中共松滋县特别支部,黄杰任书记。农历二月,鄂西特委决定将松滋特支改为松滋中心县委,黄杰任县委书记。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黄杰按照鄂西特委指示,在松滋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建立了金鸡山等十多个党支部,发展党员500多人,并成立了“松滋工农自卫队”,发动了震撼鄂西的“松滋九岭岗农民暴动”。九岭岗起义失败后,黄杰回郝穴躲避敌人的追捕,特委考虑到她在郝穴目标太大,根据周逸群指示,决定安排黄杰到上海工作。

1929年4月,辗转到达上海,在李富春领导的法南区区委工作。1930年5月,调江苏省委工作。同年7月,又安排她协助曾中生从事兵运工作。至9月,正式调黄杰到中央军委任秘密交通员,受军委书记周恩来直接领导,当时任军委委员的有刘伯承、聂荣臻、傅钟、曾中生、朱瑞等,黄杰从事为领导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作。

1932年春,调江苏省妇委。在1933年5月1日的集合游行中遭警察抓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在宋庆龄组织的国民御侮自救会担任秘书工作的陈一福。被捕后,他们统一口径,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为营救他们,宋庆龄为之请了律师并作了有力的辩护。后法院判黄杰五年刑期,“以其年幼无知”,减半执行。1935年底刑满,由熊得山先生作保出狱。后黄杰辗转到香港,1936年与潘汉年取得联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黄杰到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何香凝组织的妇女慰劳会做党的工作。1938年2月调新四军军部服务团任女生队队长。1938年7月到鄂西中心县委及施巴七县工作委员会任常委。1939年5月,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合川战时重庆保育院任工场主任。

1940年春,黄杰到延安,安排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妇联组织部长。1945年,任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院长,1946年五·四青年节,黄杰与徐向前同志结婚。

解放后,黄杰长期在纺织战线工作,担任过工厂党委书记,纺织工业部人事司司长,纺织部顾问。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6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黄杰逝世后,其家人将其一半骨灰运回老家江陵,撒入郝穴铁牛矶长江中,以表达其对家乡的永久怀念。

上一篇:陈香波

下一篇:孔自来

×
Slide 1
Slide 2
Slide 3